赵丽华《磨刀霍霍》一诗的现实承载与隐喻
■贾 非
《磨刀霍霍》
赵丽华
先用砂轮开刃
再用砂石打磨
再用油石细磨
最后用面石定口
这位来自安徽的磨刀师傅
态度一丝不苟
手艺炉火纯青
我掂着这把寒光闪闪的刀上楼
楼道无人
我偷偷摆了几个造型
首先是切肉
然后是剁排骨
最后是砍人
读到赵丽华这首《磨刀霍霍》,记忆中似乎是2008年的秋或冬的某一天。记得当时我一读,便会心地难抑愉快地笑了。我想借此说明的是,那一年的512地震,虽然其时我在泰山前往青岛的途中,连些许抖动的感觉也未曾领受,家人在隔震中数百里的南充也平安无事,但我自此却患上发呆的后遗症,即便是班中的间隙也常常倍感生活洞穴的百无聊奈。重新写诗的想法便在发呆中萌生了出来。我开始在网找诗读,无意逛到赵丽华的QQ空间,作名QQ签名诗的《磨刀霍霍》,首先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我愉快的原因在于,赵丽华以最诗人方式告诉大众,她不但彻底走出被人恶搞的阴影,而且敢于鲜明地亮出反击之刃。
2010年初春当我正式在新浪开博写诗后,发现赵丽华的新浪博客的“公告”,也是这首诗。这首诗作为一组的其中之一,已被《中国作家》2009年第三期刊发表。那时,我已读过她QQ空间的每一篇诗文了,对当年她被一些人恶搞的事件有了一个全景视角的了解。在我打算重新写诗的写作设想中,原本是没有以这一首诗来解读我格外喜欢的诗人赵丽华的计划的,只是年前一个博友在我拙作《博客生活,或与赵丽华有关的一个难题》(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8ef0c0100n76z.html)中,说赵丽华“除了人长得漂亮其它一无是处”的评论,让我血热头晕,大言不惭地就把自己架到了议事日程。我想,持他这样看法的人自始自终都不是少数,而有关艺术探寻的“有限的共识”从来都在,它只是在赵丽华转型的诗歌现场赢得了最普遍、也更为崇高的美学声誉。原本说了争取在春节之前干好这个活的,却苦于岁末年首的,大有不受自己支配的时间,加之我想介入这个话题必须心静,拖至今日了,还请本家大哥见谅我的疏懒迟到。
这首十三行的《磨刀霍霍》,在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但凡与诗友们相聚,只要谈到赵丽华,我都无一例外地会背出这首诗与朋友分享。对于喜欢的诗,我的记忆力总是会献出它宽阔明亮的大厅,比如于坚的《伊曼努尔·康德》、张新泉的《好刀》、马非的《恶作剧似的改写》、程维的《与鲁迅先生的最近一次邂逅》、柳沄的《瓷器》、羽微微的《花房姑娘》等等,短章我一般能背全,长一些的,至少能诵出其中的精彩段落。我这样说,自然是想佐证我对《磨刀霍霍》的偏爱了,现在我就试着来解剖一下这首诗的前半部分:
先用砂轮开刃
再用砂石打磨
再用油石细磨
最后用面石定口
这位来自安徽的磨刀师傅
态度一丝不苟
手艺炉火纯青
起笔的四句所呈现的,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磨菜刀的工序。在以前我所居住的单位宿舍楼的院子里,隔三岔五就会看见这样的场景;“磨剪刀呢……锵菜刀……”影视剧中京味十足的吆喝,就是这种活计最经典的广告语。紧接着的后面三句,无疑是对“磨刀师傅”手艺的一种认同与评价,算是此诗的“承”。遵循传统的诗歌结构,接下来的,该是“转”了:
我掂着这把寒光闪闪的刀上楼
楼道无人
我偷偷摆了几个造型
首先是切肉
然后是剁排骨
这五句并不异常之处,视为一个勤于餐厨的妇人,趁机练习“切肉”、“剁排骨”的手法,并无不妥。但作为“合”层的收官之笔,却是最后一句——
最后是砍人
这不免有些让人意外了,为什么会是“砍人”呢?而我初读时会心、愉快的一笑,却正是最后一句带给我的。在我看来,赵丽华有一万个理由,或者说不需要什么理由,就可以大胆地“砍”一些人。
你说对了,就是借网络的自由与隐蔽策划推动“梨花体”事件的那些人;就是不加任何考证就以讹传讹甚至制讹的那些人;就是那些不知破局只知守陈、不知西红柿还叫蕃茄的那类人;就是读了“《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后,不知道类比、趋同、诗题同构艺术手法,说什么“那样的诗我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却不知道第二个把女人形容成花也是蠢货的那些人……这些人很多的,当诗人赵丽华走出铺天盖地的所谓的“诗歌正义”的围剿后,她不能亮出自己诗歌的刀锋吗?
香港一个叫梁文道的专栏作家,就中了赵丽华这样一刀——《恭喜公共知识分子梁文道先生终于加入蠢货的行列》(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dt2d.html)。在我看来,对于一般的来犯,赵丽华是认为近不了她身的,不屑出手。如她在《新侠客行》的亮相:“据说古代的赵丽华不以真名传世/轻功绝顶/仗剑天涯/除非万不得已/从不出手现身”。但凡出手,她必定会给对方“放血解毒”,终是含有诊疗的功效。这应该是一种交流、商榷之道了。无怪乎梁文道先生中了这“刀”之后,清醒过来,庚即致歉(相关链接:http://blog.163.com/liang_wendao/blog/static/113802309200961410514645/),至于后来二人联袂侃世界杯,那该是高手过招后的佳话续篇了。而从赵丽华博客中可以看到的她于公共事件时论形象的现身,更有少见的任侠之气,将一个思想、意见公民的素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回头还说《磨刀霍霍》。如果说起笔四句表现磨刀师傅的“一丝不苟”直接代表着诗人自身的从容心境,“我掂着这把寒光闪闪的刀上楼”这句中的“掂”字(而不是“拎”、“拿”等这样粗枝大叶的字词),则在于揭示她的“考量”和“深思熟虑”了,她的“切肉”、“剁排骨”、“砍人”,自然也就如磨刀师傅的手艺一样“炉火纯青”。在我看来,这首诗的终极意义在于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诗意呈现,并能藉此超越现实,以从容自信的心境表达了对因她而起的那一网事,以及抱定自己诗歌艺术转型的鲜明态度。这便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以“公告”的形式将此诗广而告之了。这首诗与孔庆东博客中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初犯我,我让三分。/人再犯我,我回一针。/人恒犯我,斩草除根。”的保卫守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尾“最后是砍人”这句,不但把作为诗人某段心灵史的历程推向了一个尊严的高峰,更使得这首诗拥有了一个巨大能量的事件承载,实现了跨越及物性诗歌写作的非凡的一跳,堪称源于生活、忠于生活的佳构。
今天,在苗雨时教授的博客中,有幸读到《赵丽华被遮蔽的前期诗歌》(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437910100q6fp.html),我跟贴说:“赵丽华的诗,我一直都很喜欢。她前期的诗歌,我只是从刊物上零碎地读到了一些。总体感觉是学院派的,相对于她后来的蜕变,我个人的偏好更喜欢现在的风格,灵异,诡秘,炊烟气息浓。在我不写诗的那些年,在一篇随笔中我还特别提到过她诗人身份的随笔,怕是只有诗人才能表现出的自在。”我引于此,除了想进一步表明我对赵丽华其诗风格、其人风格的喜好,更在于想借此说说诗人的自我否定与超越。这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去年春,当我特意找到于坚博客,恰好读到他的新作《忆张枣》时,虽然诗是好诗,但我却忍不住有深深的失望,那是因为这首诗从外型的结构到内在的语感,都与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伊曼努尔·康德》在一个模子里,好在后来他的《他是诗人》等诗,多少挽救了他在我记忆中高居现代诗首席的形象。日前读《流沙河近作》(随笔),在开篇的写于2001年9月5日的《给诗算个命吧》一文中,先生起笔便说:“光阴何其速也,不诗十二年了。非我不写也,写不出来也。亦非写不出来,写不出新花样也,老一套令我厌也。黔驴技穷,此之谓也”。显然,这位诗坛宿老也是推崇创新的,他不接受自己在诗歌的艺术途中,重复自己。
在这种意义上,我想,真正的写作者都会对赵丽华新的诗歌艺术实践呈上敬意,何况她的“变”,是跳出某些樊篱而寻求更为自由的艺术外在形式与心灵奔放的共融。我在评诗人程维的诗著《他风景》时,曾以“破茧羽新”捎带定义她带给我的诗歌阅读感受。我相信其灵异、诡秘的艺术感知力,会不断把她刻有体温的佳作奉献于世。
2011年2月19日晚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