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媒体朋友,有关乌青诗歌,我观点请以此篇博文为准,不要一一打电话了。
由乌青诗歌说开去
赵丽华
乌青不爱说话。前天晚上我、杨黎和他三个在乐视网做一个视频节目,在录节目之前,我们在化妆间,他没怎么说话。在录节目之中,他算是主要当事人,他仍然没怎么说话。在录节目之后,我们去和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山楂树之恋》的投资人出版家张小波以及导演李路等几个诗友一起吃夜宵,我们大家喋喋不休,他坐在一边,仍然没怎么说话。
乌青的《对白云的赞美》是他十几年前写出来的。众所周知,写白云的诗歌,我们看得太多了,白的像这个像那个,再附加纯洁圣洁之类的想象,俗套矫情的不得了。所以当时我看到乌青这首诗,立即惊为天才之作,极其喜欢,赶紧地放进我编辑的杂志及各个诗歌选本里面去。可以说,这样的诗歌是对以往过度修辞、故作高深、拗口诘牙的诗歌方式的一种反拨,是对宏大叙事和假大空的主流话语体系的一种颠覆,是对一切所谓所指、能指、诗意、寓意以及强加给白云的陈词滥调的比喻的彻底剔除。这样用全新角度和方式写白云、用稚拙原初的语言进行探索、让诗歌回归本源和本质的作品,我们如何不欢迎呢?
历来有些傻叉,喜欢对诗歌和诗人说三道四。人民网有篇文章说:“不容置疑,乌青摆脱不了炒作自己的嫌疑,但是把诗歌绑定在自己身上炒作伤害了文学。”首先,乌青是躺着中枪的。他不是主动出来炒作的,你们能不能别总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次,文学是在一次一次的创新和对旧观念旧思想的颠覆中进步的,恰好是你们这些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如井底之蛙般见识浅薄的文学观念才真正阻止和伤害了文学!
其实,但凡对西方诗歌比较了解的人,在乌青这样的诗歌面前,绝对不会这么大惊小怪了。比如你们去看斯坦因的诗歌,海明威说他只从一个人身上学会了如何写作,这个人就是斯坦因。还有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还有庞德。还有艾米•洛威尔。还有罗伯特•博莱。还有玛丽•奥利弗。如果你们说,西方的我们不看,我们只看中国的,那么好,你们去读元代小令。看看那些小令你就知道简单、日常、当下、诙谐幽默的口语为什么会逐渐成为诗歌的方向了。
微博上有好多对这首诗的仿品出现,比如 我也丢过饭卡: 日子过的苦逼啊/真的,很苦逼很苦逼/非常苦逼/非常非常十分苦逼/及其苦逼/贼苦逼/简直苦逼死了/啊—— 释悟心: 人间的琐事真烦啊,真的,很烦很烦,非常烦,非常非常十分烦,极其烦,贼烦,简直烦死了,啊!!@邢小燕: 昨晚,今晨,我非常困啊。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困,极其困,十分困,贼困。简直困死了!啊! 说实话,这些仿诗都很有意思,它们或许比乌青的原创还有意思,但原创就是原创,仿品就是仿品和赝品,没有办法。多年前我曾说过:“好的诗歌有神奇的复制功能,你可以根据这一首写出无数首。它提供给你一种全新的语言方式。好的诗人就是给你提供这种貌似稚拙的原创,并任由大家模仿。”通过乌青这首诗所引起的仿写热潮,再次证明了这点。
无论文学、艺术,甚至科学,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总是容易引发一些因循守旧和鼠目寸光的人士的鄙薄。当年爱因斯坦拿出相对论,被一百多位科学家围攻。爱因斯坦被逼的没办法,说:“你们不用以多欺少,你们只需要拿出一篇有建设性的理论说出我的相对论错在哪儿了,我就服气了。”西方美术史上那些大家,哪个没有被反复争议过?康定斯基、克伦斯基、蒙特等先锋画家在慕尼黑办画展的时候遭至了多少批评?胡适、郭沫若开始提倡白话诗遭至了多少批评?朦胧诗出现的时候遭至了多少批评?所以我对乌青说:有争议总是好的。争议过后,好的会留下来。不好的随它去。博尔赫斯说:“只有二流的诗人才每天都写好诗”,言外之意,只有一流诗人才不那么亦步亦趋,才勇于探索,才敢于把诗写坏。想想吧,以乌青之才华,要写大众认可的那类所谓好诗是多么易如反掌!
记得我有一次看蒙德里安的一幅画海的画,不明白他为什么仅用疏密有致的“加减号”表现水面的波光潋滟,我当时想,绘画可以这么玩吗?但后来看了莫奈和雷诺阿他们长期租船画塞纳河水景的介绍,尤其看了莫奈的《青蛙塘》,它们那样逼真地展示了水纹在光和风中稍纵即逝的闪烁,也就理解了在他们之后的蒙德里安,我们还要他怎么样呢?既然他想走新路,既然他既不想因循别人,又不肯重复自己!继续引用王家卫那句话:“一成不变会不会很闷?”当然会的。于是我们必须变个方式玩玩,尤其是诗歌。
附一:《对白云的赞美》(乌青∕诗)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附二:《中国新诗百年》》(赵丽华∕文)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1916年8月23日,胡适写下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原题《朋友》),发表在1917年2月的《新青年》杂志。自此之后,一个不同于汉赋、不同于唐诗、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元曲、不同于明清小说的文体开始出现。这就是中国新诗的初始。
我们的新文化运动仅仅是为了要创造一种文体吗?显然不是。胡适也好,刘半农、郭沫若也好,这些曾经或赴欧美或赴日留学过的知识分子在敞开的世界面前深刻感受到了我们自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闭锁与昏蒙。要打开窗口,要西风东渐,从哪里开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语言,乃至于诗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文化。语言是我们与世界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与手段。但是我们的古汉语在向内普及和向外翻译中有那么多难度和障碍。必须有一种更朴素、更直接、更大众化、更具现代性的语言,于是,白话文以及白话新诗被隆重推往前台。
自此,中国现代诗歌开始了她的蹒跚学步。近百年来,她经历了他所能经历的一切外在生存环境的磨难以及写作手法上的反复论争。新文化运动之初对白话诗的质疑与批判,80年代初对朦胧诗的质疑与批判,包括网络时代初对赵丽华诗歌的质疑与批判,都足以说明这种现象是大家认识世界的眼光与表现世界的手法的巨大差异性的矛盾的总爆发,是文化矛盾与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文化转型与社会变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电闪雷鸣的表象之后孕育着倾盆大雨的来临以及约定俗成的万事万物被重新认识、改变与洗涤。
作为诗歌事件的当事人,我清醒地看到我们当今的诗歌环境中的种种问题。橡子说:“先有文化革命切除了中国文化的男根,后有应试教育为年轻一代的审美做了绝育手术”。是的,大众的诗歌审美到了需要重新普及的时候。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罗伯特·佩恩·沃伦说:“当代青年们没有机会去学习任何关于诗歌的东西。在这个讲究实用的世界中,教育不再教你怎样生活,而仅仅是教你学会怎样去挣钱维持生活。人类自我的一面已经全部消失了。”而诗歌恰好是要找到人类形将消亡的自我。
“诗歌恰好是要找到人类形将消亡的自我。”我写下这句话如此容易,而诠释它并使你真正了解它又何其艰难。比如你是否在你的诗歌里面?你是否是有呼吸的?是否是活生生的?你的肉体和你的语言是否在一处?沃伦还说:“你必须使自己知道,肉体的感受是最根本的。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他们认为诗歌是优美的。优美?见鬼去吧!诗歌就是生活,是充满了活力的经历。”而让目前我们习惯了伪饰和高蹈的读者了解这最基本的一点是多么艰难!
在领取1990年的诺奖时,奥克塔维奥·帕斯·索洛萨诺谦逊地说他无须讲述他在追随现代性方面所做的冒险,因为这几乎是本世纪所有诗人的经历。他说现代性是一股世界性的热情。毫无疑问,中国现当下诗人在追求现代性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冒险和探索。诗歌如何与现代生活发生关系,如何切入当下,如何选择一种更加契合当代的语言方式,如何与虚伪、宏大、政治化的主流话语方式相区别,如何自我而不小我,如何在极端个性中体现共性经验,如何“为那些在现实中被忽略,被贬低,受到削弱、磨损与伤害的事物与人,提供语言上的庇护。”(吕约),如何使我们的诗歌即不是古体诗歌或者古体诗歌的今译,也不是学术文章的分行版和西方诗歌的汉语翻译版,如何用现代的思维方式、现代的语言方式描述现代人的自我,如何不断的探索与尝试诗歌所能达到的各种极境及各种可能性……帕斯说“从1850年起,有关诗歌现代性的热情就是我们的上帝和我们的魔鬼。”而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
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前路迢迢,充满艰辛。或许根本就是死路。但是无法后退回去。因为回去的路也已经层峦叠嶂。好在这个过程也不断会有发现和表达的快乐,当一缕月光静静透过枝桠,你发现有两个世界供你徜徉——在喧嚣中奔跑的现实和缓慢而奇诡的自然,如果你能够懂得一块沉默的石头和一株无语的植物的表情,并尝试去理解和尊重它的需求,那么起码我可以认为你是一个懂得关怀和知道怎么样去关怀的人,而这正是我们诗歌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