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令
每次醒来
你都不在
据说我这个小令与李修文先生的一个小说题目撞衫,这是我之前不知道的。我喜欢写两行诗,除了我懒惰的天性外,还受过我阅读体系里那些短诗的影响,比如英美诗歌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据说庞德那首诗最初写到31行,后改成15行,最后成稿时终于改为2行。)和庞德一样受到中国绝句和日本俳句影响的女诗人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的《秋雾》:是一只蜻蜓还是一片枫叶∕轻轻地落在水面?艾米的另一首《和平》:栖息在炮口∕一只黄蝴蝶悠悠张合着翅膀……就我个人趣味而言,我喜欢相对简单的东西,除了这些简单的诗歌,还包括马克•罗斯科(Marcus Rothkowitz)的抽象画,简单的几个色块,这就够了。我早期的写作,喜欢尽量多的去表达,到后来,则慢慢喜欢去掉那多出来的东西,喜欢少,越少越好(到最后甚至于感觉再无话说,进入到一个无言的状态。所以我理解布劳根提和罗斯科这类人的自杀)。尽管这样会遭致批评,就像有些人认为除了排在首位的马克•罗斯科(Marcus Rothkowitz)外,还有“不会画画”的巴奈特•纽曼(Barnett Newman)、克里福特•斯蒂尔(Clyfford Still)、弗朗茨•克莱恩(Franz Kline)还有“最不称职”的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有人说这些艺术家寻求抽象庇护的现象只是因为在具象方面得不到掩饰。我当然不赞同这种狭隘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看法。但如果我个人偶尔写些拗口诘牙的东西,可能除了那个题材必要那样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带着炫技的小阴暗和小虚荣的心理,告诉读者我也能这样……(赵丽华)
有时候读日本的俳句,会感觉难以下咽,总觉得有什么卡在喉咙里下不去,上不来,哪怕是松尾芭蕉师傅的作品。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诗行中说出的太多,而诗流失的缘故。至于《地铁车站》,我真的觉得该首诗歌的意境具有撼人心魄的美,完全可以消化的美,既可以上升到头顶,也可以下探至肺腑,因为它有足够的空间留给你。至于这一首,既不松尾芭蕉,也不庞德,是一个失意的女人在自言自语。自言自语。(丑石)
读这首诗,感知到一种道路的界限;一切统统退后,让位于“醒来之后”的一眼,无奈而真实。(戴凌云)
一首如此短的短诗,赵丽华藏了多少话没有说出来?(芒果)
多年前我读过李修文的一篇美文,题目就叫《每次醒来,你都不在》,骨子里透露出人世间的苍凉和伤感。赵丽华将之独立成“诗”,我觉得值得商榷。我一直认为诗歌不是已经“说”出来的那一部分,而是没有说出的另外一些。如果只此两句,全然说出,诗歌本身的意义就被减少了。(张执浩)
短短的句子里有一种巨大的悲哀。赵丽华是那个咬紧牙关的人,她不想多说了。她点到为止。克制而又隐忍。而生活就是如此,多说无益。(阿冲)
这首诗歌里有赵丽华的一贯率性自然,尽管她自己解释很多,我对此并不赞同。我们为什么要把话说尽?好的诗歌,最好留给读者去解读。这首小令在逼仄的空间,尽可能的留下空间,让人想象,让人补充。没有具象的言说,就只有简明的节奏与细枝末节。虽然单薄,却意味极重。(王彦明)
敢这样成诗,敢这样结束,这是赵丽华的大胆,一种不甩规则的简捷。(陈鱼)
新开路
新开路有些你不了解的声响
我为此恐惧
我从这里跑着回家
像被刺客追杀
新开路偶尔也是寂静的
那是你所不了解的寂静
像遭遇暗杀前的寂静
像恐怖片里的情节……遭遇暗杀前的寂静是是最恐怖的。必须说,赵丽华营造气氛的能力是非常强的。(高见)
恐惧感是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利于生物逃离伤害,被作为生物的一种重要感觉遗传了下来。我们早已忘了是什么伤害最后缓慢积淀成了一种生物的恐惧机制,但那肯定是一些繁密复杂的现实编织而成的记忆:野兽的撕咬、风雨的侵袭、落单的脆弱……
一条你无法深入了解的路埋伏着未知的恐惧,唤醒了我们身体里古老的感觉。在它强大压力的压迫下,人芦苇般脆弱。当然,我们也可把一条具体的路大而化之为这个世界对我们构成的压力。
至于寂静,那是思想美学里妙不可言的境界和感受。寂静有着宿命般的不容置疑,有着让人觉得两手空空的虚弱无力,还有着纯净的力量。寂静可以摧毁那些没有内心凝聚力的人,让他们溃散,却可让内心有力的人一跃而起。我觉得这首诗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对“寂静”的再发现。寂静如同铃铛般当当地被震响,在深夜的旷野上让人格外清醒。……而这首诗歌意象形成的狼追逐着小羊般的动感以及我们隐藏逃遁的那种隐秘欣悦,都是很奇妙的心灵体验。(魏克)
声响和寂静两种相反的存在都未能止息恐惧,在我和虚拟的现实“你”的对话中,诗人用“像遭遇暗杀前的寂静”来表达对于新开路的恐惧。诗名本身的暗示性和画面的对比性昭示了对未知的恐惧永远与成长的体悟同在。(朱俐安)
这首诗是表意较深的优秀作品……诗人以细腻而婉约的笔触,深挖出了新开路与人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从而揭示出新开路的艰难处境,和人们对新生事物畏惧、回避,乃至于扼杀的麻木意识。(李黑)
寂静和黑暗,带给人类古老的恐惧。在“新开路”这个带有当下属性的词汇中,却出现了“遭遇暗杀前的寂静”,我觉得刺客不在外部,可能是来自作者的内心。一场语言的暴力可能比“追杀”和“暗杀”更可怕。那是“你不了解的声响”,比如一个网络事件,比如一场群体性的围攻……(大解)
语感拧的多么紧密!她有的时候很松弛,刻意的松弛,有时又特别紧凑,一环扣一环。比如这首《新开路》。这是一个语言高手的能力。赵丽华的诗歌手艺真的直逼炉火纯青之境……(陈扬)
这条路就在我们家旁边,经常走,步行或者开车,从来没想过它和诗能沾上边儿。赵丽华的确不是一般诗人,居然把它入诗了,居然写得这样有深意。读近在咫尺的新开路,越读越感觉意蕴深远…… (李婍)
不必去揣摩这里有无双关,新开路本来是廊坊确有其事的一条路。单说诗里声响与寂静的相对就构成了足够的张力——闹也恐惧静也恐惧,其实真正的恐惧是行走本身。只要举步就有凶险,这是一个寓言。
这诗一点都不梨花。其实赵丽华这样的诗不在少数。(梁燕玲)
最近真乱,上新浪BLOG的首页看到了关于现代诗的争论。我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容易激动了。想当初,如果是这样的事,我肯定立马冲过去辩论骂人或者讲道理。这次有点无聊,对现代诗的争论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现代诗也是被“公认”的容易“操作”的文体——长篇小说好歹还得写个多少万字,可现代诗不用啊,短的五分钟就能写出来,顺利的话,一分钟也行。这就是大家所诟病的原因吧?还有就是,诗真的是没有什么商业价值,没有什么“实用性”。也许这也是我喜欢诗歌,喜欢当一个诗人的原因。
换句话说,赵丽华也好,沈浩波也好,我也好,都是在写自己的诗,没挣你的钱,没用你家的后院,你不喜欢看觉得匪夷所思说出自己的意见,这很正常。这是个人的自由。起码现在你知道了现代诗和诗人还存在,起码你知道了一些原来不了解的东西。我觉得这就已经够了。(春树)
月光如水
夜里
你睡不着
你穿着睡袍来到窗前
你抱着双膝晒了会儿月亮
你感慨说月光如水啊
你又感慨说照缁衣啊
一个满怀乌托邦、会写诗的女人,“我数学不好我数月亮,你数学好你数星星!”“我躺在夜半。我躺在夜半2-3点的滑梯上。所有的星星都在上升,而整个夜晚都在坠落。如果3点不能卡住我,我会滑向4点。而如果你的手不能抓住我,我会一路坠落,直到死亡的寂静深谷。”偶尔夜半,会想起赵丽华这些诗句,喜欢《月光如水》里面这个味道、气息和画面感。爵士歌手詹小栎又把这首诗谱曲并在一个爵士音乐节压轴演出,等她安静唱完,是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那个时候,这首诗已经不再属于赵丽华,她甚至也不再属于詹小栎,她扇动透明的翅膀,飞抵她愿意飞抵的任何地方。(何苦)
在一个酒吧唱歌的时候,我与《月光如水》这首诗相遇,瞬间喜欢上了。我现场把这首诗用拉丁曲风缓慢吟唱,感觉每个字与每个音符都在那么贴切地邂逅缠绵在一起,那感觉真是好极了。后来这个歌成了我必唱的曲目之一。(詹小栎)
我无法想象这个画面,赵穿着睡袍,抱着双膝,晒月亮,还有比这更美的画面吗?浪漫到骨子里了。世俗社会,她怎么能这样像个超脱的仙女呢!!!她感慨的这两句话好玩,月光如水照缁衣,这句古诗的作者一辈子也想不到他被赵在如此场景下用这句话吧?妙极了!(花未全开月未圆)
你,你,你,你……调侃鲁迅吗?关于缁衣,一曰黑色的衣服,一曰黑色的官服,一曰比喻僧人(尼姑)。我觉得还是调侃自己吧。是有点像歌。(丑石)
阅读过一些关于此诗的解读,很遗憾,误解很多。像所有的诗歌遭遇的境况一样,像赵丽华的诗歌遭遇的命运一样,还是误读居多。这首诗在我的理解里,是诗人的一种解嘲之作。缓慢的节奏、细节的描绘,人为的斧凿出一幅“闺怨”——“晒月亮”、“感慨”,引用,在背后映射的是巨大的现实场景。(王彦明)
这首诗读来有几分谐谑,大概是联想到鲁迅的那首《无题》。月光如水照缁衣,在鲁迅那里是吟罢无计的对于时代视域下的命运形而上苦闷。而在《月光如水》里,则是独上高楼的个体惆怅。无神的村庄无诗的时代,能有对月强说愁的姿态已属稀有。侧影、片段,剪影似的画面感也是赵丽华诗歌擅长的。画面感,不得不承认,包括《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磨刀霍霍》那些被人诟病的篇什在内。(梁燕玲)
非常唯美!非常有画面感!非常喜欢这首诗!非常喜欢写出这样诗歌的诗人!(萨默克)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这首诗总让我忆起几年前的一个初秋之夜,和赵丽华几个好友同去城外农家院吃饭,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如水的月光枝叶间泻下来,有一种时空交替的恍惚感,大家很没出息地生出蠢蠢欲动的诗情,开始说些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梦话。赵丽华对着月光吟诵:月光如水啊,照缁衣啊。一条肮脏美丽的流浪狗敬业地坐在她旁边,静静地听着她的吟诵,那样子看起来比我们这些人都懂诗都优雅。 (李婍)
一个会写诗的女人,一首梦幻般的诗篇,一种浑身舒畅、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我读到这首诗时的第一感觉,也是最真实的感觉。丽华的诗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细节,来源于感悟,发自于内心,体现出情怀。读着这首诗,就像是听着莫扎特的安魂曲,在洒满月光的咖啡厅内的,独自细品蓝山咖啡的的感觉,不在于喝的瞬间,而在于慢慢搅动咖啡时品味独有的味道,就让人心旷神怡啦!丽华的这首诗,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伊尔根觉罗•悟)
赵丽华就像一枚发光体,明亮、耀眼、健康地出现在2011年11月的峨眉山上,在峨眉山少有的清彻天光中,她如同一道刀刃闪了好几闪。那好吧,我决定抛开我对梨花体固有的偏见,读一读她的诗——这些时而跳荡、时而洞彻,既口语地随意,也书面语地精致(也许她最反感的就是这个词)……的诗。我惊异,之后发现自己心有所动——喜欢文字的人会喜欢这些诗的。我想说的是,你如果不把它们当成梨花体,或者说,不把它们当成妖魔化的梨花体,它们大多数都是拿得出手的当代诗歌,一点都不黏乎乎,像我曾经以为的那样。其中有一些,简直像石头,砸向这个时代,并发出“当”的一声回响。“你应该出一本诗集的啊!”我对赵说。(林白)
雷
打雷了
声音很大
像是从头顶炸开
我一定有罪恶
在屋子里
也藏不住
赵丽华不是想搞两行诗吗?可以改成这样:《打雷了,像是在头顶炸开》:我一定有罪恶∕在屋子里,也藏不住。(丑石)
佩戴•乔•巴达松是美国唯一的不怕雷打的女人,她一生遭到了8次雷击。为什么她不怕雷打?而至今还是一个谜。有人说,佩戴身体内藏有导体,她是一个活的避雷针。赵丽华却与佩戴•乔•巴达松不同……(李黑)
语言简洁有力,读之犹如脑袋上挨了一闷棍,这大约就是棒喝的感觉吧。当响雷在我们头顶上炸开,我们都会有那么一会儿脑袋忽然一空,停止了思想,呆呆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而内心涌起的却是想逃遁隐藏的潜在欲念。一万次雷声会激起我们一万次隐藏逃遁的欲念,虽然我们多半不会真的藏起来。
直逼而来的雷声让我们无从逃遁,做了缺德事会被雷劈这种文化记忆综合进了原始逃遁本能,使我们常常混淆了本能和头脑中的文化记忆间的区别。一个响雷炸在了我们的头顶上,激起了我们内心里错综复杂的诸般感受……(魏克)
我这里,城市太年轻了,节奏太快了,人心被强迫着麻木了(麻木也会传染)。于是,很多人说,心里有越长越结实的冰疙瘩,但身体却被晒得像蛇一样脱了皮。虽然时不时的下场雨,可雨后的热劲照样能让人模仿吴牛喘月。我暗暗说,这雨不中用,要是赵丽华主管行雨就好了。虽然有时她“凶性”上涌时说“当大地斜起身子,这些水会不由自主地流向大海。”她更清楚“大雨不会永远这么浇下去,大雨不为别的,大雨只是为了酣畅淋漓那么一小会儿”,因为她说“打雷了,声音很大,像是从头顶炸开。我一定有罪恶,在屋子里,也藏不住。”赵丽华在自省甚至自审里自我戏谑,她没把自己藏到镜子的背面。人人都应该有“藏不住”的想法。这天下就会好了。所以,赵丽华这样的人掌管行雨部门最好,不管是“雨脚如麻,连下三天三夜”,还是“蜻蜓点水,雨过地皮不湿”,在酣畅淋漓之余,不会不顾生灵,她一定合理安排每场雨。有此人手举令旗,到时我这里这闷罐车一样的天气,一定会被打破。唉,此时啊,我唯有去读赵丽华。(丛薇)
我从中看到了自警与自省。这是现代人所缺乏的。尤其网络时代,人人都在挑别人毛病,极尽讥笑挖苦之能事,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比芙蓉姐姐有自尊,比凤姐漂亮,每个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点评别人,从不反省自己。(李浩)
好人有天佑,坏人被雷劈。比如为了区区微利说谎话构陷他人的五毛,这些假面人不会好死,必有恶报。(火丁)
在传奇《赵贞女》中,有一个非常经典传说,蔡邕科考高中,再娶名门。发妻赵五娘在家艰难度日,为除公婆的饥馁而自厌糟糠,肝肠欲断。老人病倒她又细心呵护,汤药代偿;老人接连病亡,她又祝发丧、罗裙包土筑坟,感天憾地。琵琶负身,寻夫千里,不想却被亲夫马踏而死。天不掩邪,蔡邕终难逃雷击之祸。丽华此诗也许源自这普遍的原罪。当然也许不是,由此诗我又想到了花妖狐媚的聊斋,在凄厉的电光照耀之下,仓惶而遁的紫狐通体变成了透明的蓝色。(缪城)
通过民俗文化的甬道检视自己,既是对自己的自觉警醒,更是对现实的无情拷问。简约的内含与丰富的外延,让这首诗精巧地获得了诗意的“轻”与尘世的“重”的自觉互动。(贾非)
其一:深巷一位屠夫,手提一把菜刀。面对半扇猪肉,琢磨哪块最好。楼顶站一诗人,世界乱七八糟。心中提一口气,看云脚下乱飘。其二:小说尽说世事,诗歌从来如风。只做语言贵族,不做江湖英雄。千古浑如一梦,万事转头成空。诗人是把沙子,已经散入风中。(老树)
鹅掌木
你说万事万物都有见、闻、觉
鹅掌木也有吗
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
叶片悄悄亮了
更多的时间
她都是封闭的状态
在墙角
一言不发
沉默、矜持、稳定、自足
仿佛无欲望
仿佛无知觉
仿佛没有得失心
仿佛不在意光和水
仿佛不在意被不被器重、被不被毁谤、被不被辜负
读诗作就像是读作者的思想,看作者的内心。一株普通的鹅掌木,读出的却是丽华的自画像。它的世界外延很小,内涵宽广。就像诗中所说“沉默、矜持、稳定、自足......仿佛不在意被不被器重、被不被毁谤、被不被辜负”这些语言朴实无华,但绝不肤浅做作。透过上半部分诗作能体会作者思想的沉重,通过下半部分诗作能体会到作者心灵的解放和解脱,让读者体会到作者人格的强大和自信的威严!(伊尔根觉罗•悟)
赵丽华喜欢通过词语的堆砌不断地推进语境。(杨梅)
赵这首诗是在写自己,类似于油画里面的自画像。(低飞的云朵)
这是赵丽华的诗,肯定的。她特有的语言场,逻辑性非常强的呈现,将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东西倨为己有,然后告诉我们:我就是我。自信而且自恋的女人,特别具有占有欲,对于事物,也具有男人所无法拥有的敏感。屋子,马路,大叶黄杨,廊坊的雪,在她的笔下,都是有生命的。对事物的诗性描述,成为诗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是诗人的长处。但或许,也是诗人的弊端。唯一可以欣慰的是,她用诗歌的方式,向世界表白了自己。(解剖刀)
咏物诗是古诗常见的一个类别,也是一种常用手法。古之有名的咏物诗有于谦的《石灰吟》和罗隐的《蜂》等。这首咏物诗和斯蒂文斯的《坛子轶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株鹅掌木在自己的角落或领地里独自建构着自己的世界,它的世界稳定而自足,不为世界侵扰所动,如同田纳西山上镇压四方、使得四野荒莽终于有了秩序的坛子一样。鹅掌木的内心有一个平静无欲的坛子,因此它的世界也就有了秩序,不再凌乱,不像我们心绪纷乱时的失序。最后五个排比句鼓点般越来越急的敲击,最后一锤定音,收得很有力,让读者回味良久,心绪难平……(魏克)
这是由一句佛语衍生出的诗歌,从普适性推及鹅掌木。作者的匠心体现在对“叶片”的描述上,“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时,“悄悄亮了”潜藏着巨大的力量。其他的“更多的”时段因此失效,“一言不发/沉默、矜持、稳定、自足”都转化为一种隐忍的力量,为后面的假设蓄势。而假设注定只是假设,“仿佛”只是“仿佛”,现实的沉重隐含期间。在现实中,我们认知的理想、崇高,都被轻而易举地消解了。(王彦明)
以个体的存在,“我”对这世界发出质疑?“你说万事万物都有见、闻、觉”,这个“你”是谁?——是天?是地?可是,即使“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却“怎生糊涂了盗跖和颜渊?”天地却也“这般顺水推船”。这个“你”是从来如此的道理?然而,从来如此就对吗?鹅掌木是默默的,似乎是从来如此,似乎这就是她永恒的存在方式,就像这诗里的语言,不追求躁动、不追求华丽、不追求喧嚣。存在,只有本本色色地立定自己的位置就够了。难道还需要其它的支撑或证明,甚至包装吗?不,不用!此中,体现了诗人个体人格多么强大的自信!(缪城)
区分一首诗歌的高下有一种方法,看它能否将情绪转化为情感,再看这种情感是否可靠,是否脱离了浮浅。赵丽华的这首短诗尽管有情绪外泄,但显然她完成了很好的转换。(张执浩)
我不知道那些攻击赵丽华的人中有多少人读诗,又有多少人懂得诗歌?同时,有多少人在为诗歌的流向和嬗变承担了一份责任。但是我敢说:赵丽华在为此而努力,虽然结果无从知晓,但我们看见了在泥泞的风雨中,一个孱弱而勇敢的女性的高大身影……在现代诗歌日益式微的今天,对赵丽华无端的攻击和谩骂无疑是往中国诗歌的伤口里撒的一把盐,确确实实对中国诗歌构成了伤害。需要我们更多的诗歌作者勇敢的站出来,保卫诗歌,保卫赵丽华,声援赵丽华,同时也是保卫和声援我们自己!!(邓诗鸿)
我作为一名采访过众多有着特立独行秉质的女性节目记者,初见到赵丽华的那一刻,我很意外,惊讶于曾经在新浪上唇枪舌战的“梨花派”教主竟然是如此一个温婉柔软笑颜如花又淡定的知性女子,当下心头飘出“如沐春风”四个字,这个有些浮华需要温暖和相信的世界,这样的感觉已经太久违了,一个历经世事的女子给人如此沉静舒适的简单温暖,而静下心来读她的诗,靠近她,她在午夜飞行的诉说,她风一样的寂静,她像潮水一样的疼痛,无尽的窒息,她坚如磐石的抗争,她有时接近赤裸的透彻,她用一个现代女子的才华,坚定,勇敢和强大翻转命运之手时的镇静智慧,她在字里行间跳跃的真实平淡,你会感受到心里有一种东西在流淌,也许这个世界,有很多找寻并不合我们的梦想,有些要学会遗忘,有些却要坚持等待,于是,最美好的享受,是在灯下,隔着一段不太远的距离,彼此沉默地观望,看她不断穿行超越,一个人便可以走到地老天荒。(周宪) “
神八和天宫
大半夜的
很多人不睡
等神八和天宫对接
大家之所以那么兴奋
在于茫茫无际的黑漆漆夜空
这俩铁家伙
狗男女一样
搞到一块儿去了
在搞进去的一刻
很多看客
都瞬间达到了高潮
我喜欢“搞进去”这几个字。我喜欢“狗男女”和“高潮”这几个字。我喜欢一切流氓的字眼出现在如此神圣的、政治化的事件当中。(喃喃)
呵呵。现实主义作品。我看到很多微博都在评论神八和天宫对接这事儿,大家批评的居多。这些神马的,跟我们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一个诗人这样写,尤其是一个有点“背景”的诗人这样写,会不会让有些主旋律者暴跳如雷啊?想想那些神马的脸孔,就笑死个人了。(解剖刀)
其实没有比现实题材更难写的了。搞文字的人都清楚,越是当下的事情越不好写。越容易露拙。赵丽华很有勇气,频频挑战现实题材,而且下笔犀利刁钻,角度独特。这样的诗很可能被挨骂的。可赵丽华不怕。(火丁)
赵丽华剔除了一切外在的、强加的意识形态因素,而且用极端通俗的、带色情意味的比喻消解了一切外在的、强加的意识形态因素。我想她绝对是有意的。(晓航)
克服惯性思维,直抵事物本质。万事万物在赵丽华这里都有生命,都有性别。(小青)
习诗几年,翻阅过大量的文本,接触过各种风格的写作。偶尔会有一些收获,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徒劳地耗费在无趣文字垃圾里。貌似严肃的文字成就了某些“先锋和后现代诗人”厚厚的脸皮,它们构成了人们辨识真伪的重重雾障,而真正开拓创新的诗人却被人不断地误读和忽略。赵丽华特异的写作势必使她成为被误读的诗人之一。尽管误读是难以避免的——就像当初我时常把她跟非非混同起来,最近才发现是风马牛的事——但我们必须努力去做一件事,认真地去阅读并通过阅读了解一位真正优秀的诗人。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因。(乐思蜀)
听到
我不说话,由一个述说者
演变成为一个谛听者
我日复一日沉默
潜伏在低处和暗处
听雷声、涛声、风声和鸟语
听一滴露水即将坠落的声音
听星星之火即将燎原的声音
听杀人者的声音和被杀者的声音
听你们听过的声音和你们没听过的声音
听你们想听的声音和你们不想听的声音
听那些宏大的声音也听那些细小的声音
……很多饶舌的动物都像我一样厌倦了言说
有些多才的鬼魂和神灵也不再炫技和书写
个别不习惯发声的低矮植物在低低抱怨
诅咒那些挡住他们阳光的植物
而高处的植物选择默不作声、霸道生长
……我听到星光和被它镀亮的小草的低语
听到两只不同方言的小虫的密谋
听到那些被命运胁迫的、孤单的落叶的惊叫
听到一朵无名小花,在绽放的刹那
那无法遏止的、低低的、高潮般战栗的嘶喊
之后,是她安详而自足地跌落
我喜欢这首抒情诗。我觉得它就像是我写出来的。(张楚)
这首诗像是赵丽华20年前的水平……有点强迫自己说道理了。(赫芬)
喜欢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声音太嘈杂,太乱,像是混乱的人群在广场上胡闹,而“我”变成了一个被动的谛听者。我知道赵丽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错,是这个效果。(大解)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蚂蚁能用最小的形体,证明出最伟大的道理。由一个述说者转变为一个一个倾听者,更能洞悉世界的秘密。(肖华林)
赵丽华骨子里其实更是个抒情诗人。当她抒情的时候,一点也不从容,一点也不顾忌,什么词汇都敢用,什么情绪都敢发泄,什么秘密都可以吐露。她的语速迅疾,绵密,不,简直是冲口而出,又如瀑布之水,哗然而下。这方面,你不得不佩服一个女人缜密的思维,这大概就是才情了。但是,这样的写作,最大的遗憾在于没有读者的空间,因为你的空间已经被作者完全占据,她占领了你所有的空间,你只有被动地阅读,随之感伤,愤怒,喜悦,叹息……(丑石)
高处的植物默不作声、霸道生长,被遮住阳光的低矮植物在低低抱怨。这不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吗?那些垄断行业高官显贵我行我素无人制约,弱势群体生存艰难怨声载道……(穿心莲子)
读多了赵丽华的诗,你会发觉有一种清洁孤傲的唐宋之风扑面而来,异于那些华丽词语的堆砌,赵丽华选择了口语,并成功地走向了口语的极端写作,完完全全的日常白话成就了她举重若轻、小中见大的开朗与豁然。(小文)
甲型H1N1流感
2009年8月11日,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克斯得了甲流感
2009年8月30日,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也得了甲流感
我当时想:是不是“哥”字打头就互相传染啊
我一直盯着8月28日跟哥伦比亚总统在一起开会的总统们
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总统
如果他们都得了甲流感
整个南美洲
就热闹了
这个角度妙,南美洲开会的总统们,已经有两位甲流感了。如果他们都一一倒下了,南美洲怎么办?(肖华林)
奥克塔维奥•帕斯经常说到“诗歌的现代性”,赵丽华也一直强调这一点:如何用现代的语言用现代的思维方式描述当下。我想这首诗就算是诗歌切入当下的一个实验吧……(吴亮)
“哥”字打头就互相传染啊?有意思……无论多么严肃的话题,多么重大的事件,赵丽华戏谑起来谁也挡不住——把诗歌写的很“逗”,有趣味性,让你觉得好玩儿,避重就轻,四两拨千斤,这是赵丽华与众不同之处。(那一夜)
赵丽华喜欢把当下的现实入诗,这首诗她找了一个特殊的角度记述2009年8月席卷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多少年以后我们忘记了这次甲型H1N1流感的大爆发,但通过这首诗我们能重新记忆起来。这就是帕斯说的:“诗歌爱上了瞬间并想在一首诗中复活它,使它脱离连续性,使它变成固定的现在。”除了这个主旨外,赵丽华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无论达官政要还是普通百姓,他们在疾病和死亡面前是平等的。(低飞的云朵)
赵丽华继续挑战现实题材,这次不狠辣了,轻松戏谑,信手拈来。有点“唯恐天下不乱”的劲头儿……(火丁)
确实,身处这样一个浮躁、浅薄、惟利是图的时代,诗歌的悲剧命运无疑是一种必然。在优秀的诗人和愚昧的大众之间,横亘着一条无比巨大的鸿沟,伫立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尽管诗人和大众同使用一种语言,同栖息在一个世界,也无法改变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的命运和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事实。这就好比透过玻璃看风景,诗人看到的是风景,而大众看到的是玻璃,只不过看到玻璃的那些人,仗着人多,偏说这就是风景,真让人无可奈何。(芦哲峰)
“赵丽华诗歌事件”是继朦胧诗之后诗歌对中国文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热点之一,此番几乎席卷了国内所有公共媒体参与的事件延续了近两年而未衰,积极拓展了中国现代诗学的领域,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超出了诗学的范畴,由偏冷的学术概念介入到全民性质的语言狂欢,标志着中国社会在个人思想上的重要变革。诗人与诗歌重新成为思想之时尚,赵丽华功莫大焉。(周公度)
反目成仇
朋友是用来与你肝胆相照的吗
朋友其实也是用来背叛和反目的
所以你必须允许朋友背叛和反目
……
他有小伎俩
你有大自在
他鸡零狗碎
你率性坦然
他小人常戚戚
你君子坦荡荡
他内心疙疙瘩瘩
你内心无尘无垢
他泼妇骂街、阴损毒辣
你君子交绝、不出恶语
这是一首掷地铿锵的诗,很有力量。(刘琳)
自然,这首诗歌的生活感悟远大于诗艺追求……在这个世界,一个人要是没有被一些损友所害所骗,几乎难以洞悉人性。良友和损友如同一个人的正背面,如同有时就算独自一人时我们自个儿的正背面,在显示着对方的存在。但通常,我们是纠结在一起的,难以剥离,只好一起赴难。(魏克)
有点说事儿了吧?诗歌不是工具。(解剖刀)
读着这首诗的时候,耳边却听到了一个熟悉的旋律,“朋友一生一起走,”——周华健的《朋友》。显然这首歌的主题与赵丽华这首诗的主题完全是两个方向,可是我却没有一点拧巴的感觉,因为我感受到一种真实的虚无和虚无的真实。但我不理解的是诗句中的真实使虚无变得更加虚无,为什么虚无不能给真实增加些厚度呢?(刘文高)
首先,朋友除了用来肝胆相照之外,也是用来背叛的。承认这个属性。之后就是如何应对朋友的背叛。这后面的大段排比干脆利落,很有力量。可做遭遇朋友背叛之教科书用。(文青)
当下优秀的口语诗人面临最大的考验和挑战的关键是:1、如何从个人日常生存的思考引发出对社会道义的担当。2、如何从生命体内在现实寻觅到通往神性的精神天路。3、在失去象征化的世界里,怎样把人的真实的存在,推向时代的中心,并把它最大限度地予以诗化。只有进行如此宏阔、深切的思考,伟大的口语诗人们才能肩负起诗歌的艺术使命和历史责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纯正的口语诗篇。(苗雨时)
美丽温柔的赵丽华女士给我的印象良好,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诗人与诗歌编辑。“梨花事件”的轰动性使人惊谔不已……去年秋天陈晓立先生问我对此事件的看法,后在协会的诗歌沙龙中,大家对“梨花事件”以及赵丽华本人的诗也作过一点探讨交流。我的看法与华海先生的比较类似,认为是一个实验。诗歌本质的内涵允许种种艺术探险,对艺术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路上的诗人有这个自由;而作为真正的诗人则不仅有自觉的艺术担当精神,而且亦有不断创造、再创造的渴望。赵女士的实验轻松、日常、口语,贴近本真的生命状态,有的近于“参禅”……因此不难理解,赵诗为什么容易被那些稍懂得些许文字、读过点八股诗歌却匮乏系统诗教、又不肯认真学习诗歌基本常识的大众恶搞——保罗·福塞尔所涉及的恶俗范例在中国已是应有尽有。(荆溪)
个案
满世界都是乱的
我看着你们乱
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心安稳
是最躁动者的安稳
这首诗对于作者来说,可能很解恨。她利用了诗,利用了语言,给世界完美的一击。在这首诗歌中,我阅读到了艾米莉•迪金森的呼吸(最后一句),但不同的是,迪金森更注重过程,赵更关注的是那迅疾的一击致胜。本诗的成功在于最后一句,没有过程,却胜似过程。如果没有这一句,就是一堆口语流水帐;没有这一句,那一击不可能制胜;没有那一句,这首诗,也仅仅是一个泄愤的工具而已。是的,诗在很多时候成为她的工具,和武器,但在这一首中,并没有给我这样的印象。(解剖刀)
观者的我,看着满世界像热锅上蚂蚁的你们乱,自认为“我心安稳”。这个观者端庄正确的形象,却在最后一句被颠覆:我心是“最躁动者的安稳”,对叙述者的否定使叙述的逻辑不成立。另一个层面,旁观者的安稳是在躁动中的自省和控制,蚂蚁般的乱一定是无心的,躁动的安稳却是控制的有情。多重可能的解读使貌似简单的句子成为诗歌。(朱俐安)
“最躁动者的安稳”,这何等的躁动,又是如何的安稳。我想说诗中要宣泄的还是躁动,也就是说这个“安稳”可能是躁动后的暂时安稳,抑或是在酝酿下一次的“躁动”。非常喜欢这一句。今日之人,无安稳,唯躁动!(刘文高)
这个世界很乱。赵丽华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这个世界的通病。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都追名逐利,都如热锅上的蚂蚁。诗人说:“我心安稳”,我们以为她真的安稳,她接着说:“是最躁动着的安稳”等于说她表象的安稳之下比别人还要躁动。既剖析了世界,又反省了自身。与《雷》一样都属于经典的自省小品诗歌。(文涛)
新诗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诗歌主要地不是为了抒情,主要地不是为了讲道理,也不是为了享受单纯的语言韵律美,更不是为了用诗歌教育人。诗歌的本质应该是将人的生命的呼吸表达出来,将人的生存体验表达出来。诗歌不是说明,不是说理,诗歌是人的生命与体验的直接呈现。说是呈现,意思就是说,诗歌的内蕴与读者是“不隔”的,是瞬间直达的,绝对不需要所谓的修辞与玄学的遮蔽。诗歌是对生命的敞亮。
可悲的是,在中国,似乎很少有人敏感于自己的生存与生命体验,更别说对于他人的生命与体验。每个人都陷入了物质与技术理性的汪洋大海之中,而没有返观自己灵魂的呼吸的空间,没有这种触摸自己灵魂的生命的本领,心灵体验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粗糙,自己越来越迷失。当诗歌离我们越来越远,当人们都在物欲之中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和灵魂的时代,当诗意和生命的毛茸茸的质感被物质、技术和理性打磨得过于平滑的时候,我们必须让人们重新找到生命的诗性,看到诗意的光芒!(赵思运)